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的最新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2013年3月开始,组织全体教师研读最新一级、二级考试大纲,结合学院实际教学条件和环境,完成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和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的编写工作,利用暑假完成了电子教案的制作和教学素材资源的整理工作。在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施2013级本专科新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展为期四周的“基于新环境下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系列研讨活动”。
2013年9月16日下午,由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主任李萍主持,组织公共课任课教师开展了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以“如何提高电子教案(PPT)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为主题,首先由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李娜介绍了自己制作PPT课件的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制作等实际情况,提出很多好的建议。系主任刘敏钰教授指出:今年教学环境改变为Windows 7操作系统和Office 2010,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一定要熟悉教材、认真地充分地备好课、把握不同章节的特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制作的教学资源和电子教案要合二为一,提高电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达到了知识的共享,将为规范2013级新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一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