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今天是:
院长信箱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首页>>网站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0-11-18     浏览次数:[]


按照我校《关于筹备召开“课程思政” 教学研讨会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院于2020年11月18日下午2:30在博文楼C205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交流会,全体教职工参与了此次交流会。

第一阶段,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刚老师给大家解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宋老师从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和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方面对指导纲要进行详细解读。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一是根本问题与根本标准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落实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四是“三全育人”大格局,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五是主要工作思路,第一,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第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第三,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第四,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一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二是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三是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四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课程思政建设要从七个方面推进。一是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二是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三是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四是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五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六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七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第二阶段,由我院四名老师代表交流发言。李瑾老师以《大学物理》为例,分享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一是物理学中的每一位物理学家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二是物理学中的有关科技应用现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阐述,还对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马霞歌老师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分享了课程思政实施的一些经验。在学期开始时,在介绍课程结构和重点章节内容时融入大局意识、增强使命感和时代危机感、爱国主义教育等。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非常时期,结合重大节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结合时事政治做好安全教育,强调遵守党纪国法、遵守校纪校规,树立正确三观,树立为国家、为家乡建设的使命感。高亚娴老师以《计算机图形学》为例,挖掘了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具体案例从知识背景引出、与知识点结合、通过课程导入三个方面分享了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课程思政的预期目标是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爱党爱国,在求知的道路上求真务实,并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决心。刘春娟老师重点分享了教师思政自身素养,一是师德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坚定专业伦理教育,学习伦理教育。四是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

最后,薛鸿民院长对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交流会做了总结,并要求每个教师要结合自身课程实际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正面积极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师诺   审核:薛鸿民)


上一条:西安理工大学马炫教授受聘我院兼职教授并做学术报告
下一条: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党日观影活动

关闭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神禾大道2号教学楼D213室(710100)

    电话:029-81530131

    邮箱:computerjsjx@163.com

    相关链接

    RELATED LINKS


    •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
    •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
    版权所有: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访问人数: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