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应用的学术盛宴在我校积学楼B1报告厅精彩上演。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DeepSeek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从‘乡土’到‘数智’:DeepSeek技术引领乡村跨界转型发展”,为师生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知识盛会。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德林教授、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陈明晰教授、西安财经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王刚教授、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科带头人程国建教授等权威专家应邀出席,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薛鸿民教授携学院教师代表及物联网、大数据专业近150名学生共同参与。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邓志龙主持。
薛鸿民院长在开幕致辞中深刻阐释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下,DeepSeek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正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学院立足学科特色,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能够驾驭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言辞恳切,既彰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也传递出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

随后,马德林教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发表致辞。他从哲学维度剖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边界与价值导向,强调技术革新需坚守人文关怀,这一观点为整场讲座注入了深邃的思考底色。

四位特邀专家依次登台,带来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程国建教授率先开讲,他以“AIGC & LLM赋能农业生产与精准种植”为题,生动展示了大模型如何在作物病虫害识别、生长环境调控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让传统农业焕发智慧生机;王刚教授紧扣时代脉搏,作“DeepSeek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开启乡村振兴新时代”专题分享,详解智能算法如何优化政务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勾勒出数字乡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张秀副教授聚焦实操层面,通过“基于DeepSeek的乡村治理数智化创新与实践”案例解析,展现了数据要素在基层网格管理中的赋能效应;邓志龙教授则以“科技赋能,智领未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驱动乡村新跃升”为题,系统梳理了智能技术在农产品溯源、电商助农等场景的创新实践。专家们旁征博引,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深度,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讲座尾声,陈明晰教授进行总结点评。他高度评价此次学术活动的专业水准,认为系列报告既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又凸显了服务社会的实效性,堪称产教研融合的典范。他勉励在场学子把握时代机遇,夯实专业基础,勇攀科技高峰。

这场学术盛会,不仅呈现了DeepSeek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更搭建起校际合作、产学互动的桥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学术前沿,深化了对专业内涵的认知,增强了投身数字乡村建设的使命感。信息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撰稿人:刘清岗 审核人:薛鸿民